三国志9倭国怎么发现(三国志9倭国发现攻略)

今天我们要聊的这个历史,先看一看中国的地图。中国历史上的割据大致可以分为这几类,吕字形、品字形、道品字形和田字形。以长安为中心的关陇,以洛阳、开封为中心的关东,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盆地,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一带,都很容易形成独立或半独立的政治实体。所以会有后面三种诸侯并立的状况存在。

荆州则大体处于四大象限的原点,历来都是必争之地。统一的步骤,也有一些规律,比较常见的是德陇望蜀。当年曹操佯攻汉中,间接促成了刘备入川,后来不得不假戏真做,双方在汉中展开激烈而激烈的拉锯战,得了汉中在进而灭蜀,便是世所必至,理所当然的了。司马氏灭蜀,西魏灭成汉,都遵循了同样的逻辑。另一个常见的是沿江而下,这是长江上游,向下游去打,也是势如破竹,孙吴政权的覆灭就是如此。后来东晋时期的桓温、桓玄父子,因具有荆州,而后沿江而下,行篡权之势。梁武帝的时候,地方将领平定侯景之乱的路径也都大致相同。

从三国到隋的几百年间,中国的疆域上,呈现了一个品字道品字,吕字,田字,吕字,口子这样的分合的过程。在这当中最有意思的阶段当然是三国了。日本游戏公司光荣公司,他们的三国志系列游戏在30多年的光景里发布了13个版本。我自己接触的三国类型的策略类游戏,大约是在1994年前后,那个时候是在表弟家玩的台湾智冠公司版的三国演义,之后几年,又陆续领略了光荣版的三国志的系列风采。

日本人对于三国的研究兴趣是如此的浓郁,以至于游戏也做的这样的叹为观止,光荣公司对三国时期人物的全面数据化体系的构架当是居功至伟。否则我们还可能停留在一吕二赵三点韦这样的粗糙的评书表述的阶段了。这也是可以算得上是某种程度上的量化历史了吧。所谓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这样的老话,大约是这两部书诞生以来的几百年间,饱经沧桑之人的概括。

刘在富先生前些年间出了一本双典批判,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两部文学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尾型化的代表作,也是沿着少不看老不看这样的思路下来的。

前者比较容易理解了,打打杀杀的,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样的水与浒对于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而言,固然是少儿不易的了。那后者也不难理解,古人的老与今人不同,40不惑,50就知天命了。今天40岁的人还活蹦乱跳着,忙着跳槽换工作呢,流动性大得很呐,人生才刚开始,甚至好多人都还是孩子心态,岂敢称为不惑呢?所以古人的老不看三国的意思,人成熟之后,本就身经百战见得多了,再看三国志里边的老谋深算,权谋手段更是如虎添翼,坏上加坏,这算是蔫坏了吧?这两句合起来考虑,其实也有另一重的用意,含蓄期间就是青年人不要搞阳谋,老年人不要搞阴谋。

如今现代语境下的三国是老少咸宜的作品,三国志的游戏,也可以一玩再玩,不时地重温。我基本上,每年都会在春节前后玩一次三国。这两年的玩法和侧重点,则有所不同,大概是受了从周边看中国的影响,观察游戏版图的时候,常会跳出来琢磨一下三国志系列游戏中从周边看中国的思路。首先萌发的与几大蛮族的引入,在当年第六版当中,南蛮、山岳、鄙夷、羌、匈奴、鲜卑、乌完等族首次聚齐,而此后的版本中,少数民族对于中原政局的影响权重更是有增无减。

罗贯中为了神话诸葛亮,在小说中子虚乌有的设计了安居平武路的一盘大棋,把鲜卑部落的首领科比能误作了枪王科比能张冠李戴,谬以千里。

历史的真相是,诸葛亮在第四次北伐时联络蛮夷科比能约定南北夹击,共分曹魏,这与诸葛亮在刘备死后恢复了吴蜀联盟的时候,煞有介事的与吴国约定东西并立,平分魏地的表态,别无二致。汉贼不两立嘛,不妨碍汉与蛮族,汉与吴国,相互承认,和睦相处,乃至是约妻举世。

比七大蛮族呢,更开化程度高一些的,民意上也市置郡所的内附性地区有两个,一个是位于今天两广地带的交趾,当时为士燮士壹两兄弟长期把持,在游戏里边,这两个人的内政禀赋都比较高。另一个是位于今天辽东半岛大部和朝鲜半岛东北部的辽东郡,先后为公孙渡、公孙康、公孙公、公孙渊祖孙三代长期把持。这个两个地方的行政长官,表面上也是中央王朝的封疆大吏,实际上则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半独立的王国元首。三国志六的大地图上,还首次出现了台湾岛和海南岛,突破了霸王的大陆,那种完全内卷化的认知的定势,这也符合了真实的三国历史中孙吴政权的活动范围,而美中不足的是,这两个岛屿在地图上也基本上是摆设,除了在他们上双击右键会有一些无足轻重的小惊喜之外,别无他用。

对于台湾地位的强调,哪个版本都没有,台湾本土的置冠公司做的三国演义更为突出。游戏中的台湾是作为一个郡来设置的,我就经常喜欢采用天上掉下的新君主的模式,缺钱缺粮的时候就带点兵跨海西征,跑到会稽郡那里去搜刮一下。

三国志九代加强版还添加了一个隐藏势力是倭国,其发现方法就是在胶州湾一带,探索就会在其西南方向发现倭国,大概就是今天日本九州地区的位置,这说的是三国志位置倭人传里面所记载的公元283年,写马才国女王卑弥呼遣史朝贡的情况,卑弥呼被认为是具有某种神秘能力的女王,所以他在三国志九加强版里边的能力指数,也居于各蛮族首领之上。其实早在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刘秀就曾经赐过一个汉倭奴王国的金印给当时的倭国首领。238年那场外交会见当中,魏明帝曹睿则赐予卑弥呼清卫倭王子受金印一枚。时隔了近200年,表述有了一定的变化,一个冠以汉的字样,一个则只用清卫而非卫。很难说这中间不体现了某种国际化认知上的变化吧。

汉书中,对于古代日本的表述是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碎石来献。乐浪是什么地方呢?这就说来话长了,按照史记汉书里头说法,周武王灭了商后,商朝遗老太师纣王的叔父子被勒令搬迁到了今天的辽宁到朝鲜东北部的一带,并且联合了当地的土著建立了姬氏侯国,这就是传说中的姬子朝鲜。

西汉初年,燕王卢绾叛国,逃亡匈奴,其部将魏满率千余人进入了朝鲜半岛,推翻箕子朝鲜自立。汉武帝对此,身为忌惮,公元前108年,派兵远征朝鲜,灭魏氏朝鲜作为这一意义的善后的措施,西汉在未满朝鲜就地设立了乐浪郡、玄兔郡、真蕃郡和临屯郡。中原王朝的政治影响力也大大地扩张了。在汉四郡中,乐浪的地位最高,并多次的扩容。而乐浪海中有倭人的说法呢,至少说明了当时的朝鲜半岛西南或东南一带,已经出现了经由对马海峡而来的日本人了。朝鲜半岛南部有三个小部落,马韩、成韩、汴韩,合称是三韩。对于半岛北部的郡县制度而言,三韩还处于更为原始的部落社会的阶段,因为地理位置呢,与日本九州相近,三韩受倭国的影响更大,受中原王朝的影响也比较小。

后来又过了100多年,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中原一片混乱,辽东却成为了避风港。董卓任命的辽东太守公孙度趁乱在襄平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大举招揽中原刘王的士人,向南占据了整个辽东半岛,向东讨伐崛起于吉林一带的高居丽,向西击退了乌桓,并且一度跨海袭击了胶东半岛北部的东来县,公孙氏在完成了疆土的扩张之后,又分为大辽东地区,为辽东郡、辽西郡、乐浪郡、带方郡四郡,行政层级西出的意图显然在于政治地位的升级了。

至此,我们提到的三国志游戏和三国时期一直被人们忽视的几个边缘性的事例讲七大蛮族、辽东的公孙氏、倭国、高句丽三韩等等,这些政治势力同时出现在公元三世纪的东亚,共同参与到了这一地区政治秩序的构建过程当中。

中韩两国史家对于三国至隋唐期间的中国历史兴趣浓厚,以内藤湖南为代表的京都学派提出了上古中古进士的中国历史断代三分法里边,所谓中古,指的是中汉东业到唐朝末年,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是贵族制。其实如果跳出中国来看,这一时期对应的则正是古代朝鲜半岛和古代日本列岛从原始部落到国家形态的塑造。

这其中,由于公元三世纪就是中国的三国时期最为关键。

在中国大陆上演的是魏、蜀、吴三国演义,在朝鲜半岛上演的是三韩高居丽、辽东公孙氏之间的三国演义。

而放眼东亚,又何尝不是刚开始上演中日韩千余年来剪不断理还乱的三国演义呢?中国在三国杀,朝鲜半岛是南北朝,日本列岛则是百团大战,这样千载难逢的场面就定格在了公元三世纪。

远交近攻是东亚古典外交的黄金法则,到敌人的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包抄后路出骑兵,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所以魏要煽动吴国南方的交趾、长江中游地区的蛮人。蜀要联络魏国北部的鲜卑和西北的羌。相比魏蜀两国,吴的灵活性最大,而孙权很可能三国时期最具外交视野的一流政治家了。吴的外交思路比蜀国要积极得多,在强大的制海权和相对更为明确的海洋战略之下,选择面也更大。

致力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围魏救武。

吴国不但四处出海掠夺人口,还开辟了南京与辽阳之间的航线,与辽东的公孙氏相约为盟,这样的外交大手笔,简直是把当时的魏明帝曹睿给惊呆了。东吴与辽东的这种新型的外交关系,在政治上无异于是在魏国的后花园里安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在经贸往来上,则以丝绸换马匹,打破了魏国对吴国的武器禁运。要知道战马对于吴国来说,那是极度稀缺的战略资源。孙权在位时期,几次越过长江试图向北发展,都立足不稳退了回来。军事上装备跟不上,水军登陆之后表现确实差劲。

孙权虽然雄心勃勃,但是他这一系列的纵横逼格的外交布局背后也难免有好大喜功的庸俗政绩观和净月远来的传统天下观作祟,干了一些颇为识人诟病、后人议论的荒唐诗,比如孙权刚刚称帝,对于公孙渊所发贺电里的漂亮话,还信以为真了,一门心思的要把无辽两国的关系升级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还要把辽东发展成为自己制约魏国的一块儿非地,可惜天不遂人愿,公孙渊这厮首鼠两端,两头下注,斩杀了吴国使臣,并通报魏将与胶州湾截杀。

当时的海上远航,不能够远离海岸线,所以山东半岛是一个很危险的地带。

可惜了,吴国派来的万人船队所剩无几,对于这样的结果,大帝孙权面子上是挂不住的,但是你得承认,他在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有这种国际视野也是很不容易的了。后来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之后,曹睿终于腾出手来对付东北方的这个公孙渊,派司马懿长途奔袭4000里去剿灭了辽东政权。

这个时候,公孙渊才想起来派人到吴国求援,孙权倒是识大体顾大局,不计较公孙当年的反复无常,可惜是天公不作美。那个时候造船技术差,航行主要靠的是风,算准时间那就很重要了。所以公孙渊总是在下半年的时候借着北风遣使访吴,孙权呢,则是在上半年乘着南风派人访辽,司马懿发辽呢,就是趁着下半年打的劫,孙权的船逆风开的很慢很慢,鞭长莫及呀,最后也只是大老远的跑到东北抢了些劳动力回来而已。辽东一战,那是司马仲达一生中最重大的军事胜利,可惜这个时候诸葛亮已经死了。

三国演义电视剧,其实比任何一个版本,甚至比小说本身都还要吝啬,这一段儿全给掐了。曹魏灭公孙氏的另一个理由就是公孙氏政权的做大,已经使得中央王朝与朝鲜半岛的高丽、三韩以及日本列岛的倭国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梗阻了。当时的乐浪郡是东北亚地区外交使节朝觐中央王朝的登陆点中转站,在彼时的东亚朝贡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政治意义。

有人会问,难道日本就不能够直接地经由山东半岛来登陆吗?我只能说这条线路在当时还不常见,更多的还是从乐浪经过辽东再到中原。而公孙氏把持着乐浪,多次是遣越礼制,阻挠外国使节正常的朝贡,这使得曹魏政权非常的不爽。

回头再说说,刚才我们提到的亲魏倭王事件。

这件事发生得如此之巧,正好是司马懿灭公孙氏那年,有日本学者就考证说,很可能卑弥呼派出的那批使者,原本就不是去朝觐魏国的,其实是去给辽东公孙渊送礼的,正巧司马懿打上门来,兵败如山倒,眼看他楼塌了,那怎么办呢?正好是编个瞎话,说我们是要来觐见魏国皇帝的,其实实在是解释不通,只带那么一点点的礼品,比之前和之后的的都要少得多,这是给一个中央王朝送礼的节奏吗?

远交近攻的预设,是距离产生美,也不需要付出很多的甄别和防范的成本。可是当一个大国由远及近时,小国多半又会惶恐的观望,急着派使臣去表忠心,更重要的是要划清势力范围,声明核心利益,从而要求国际承认。辽东问题当然是属于内政了,而乐浪作为辽东的自然地理延伸,并有着汉四郡的历史法力延伸,中央王朝的力量就再次进入到了朝鲜半岛。倭国女王卑弥呼就是正好在中央政权瓦解了辽东公孙氏三代四主的统治

实际上打破了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几十年的政治稳态之后,紧急遣使而来的,类似的举动,在时隔近200年之后再度上演。当取代东晋建立南朝宋的刘裕发动北伐攻克胶东之后,倭国随即恢复了中断7、80年的向南京政权遣使,意图是两头下注倭清大陆局势,强调自身在朝鲜半岛南部的特殊利益了。

就三国来看,倭与三韩、倭与高丽、倭与吴国与魏国,魏国与高丽、魏国与辽东公孙氏、魏国与三韩、吴与辽东公孙氏、吴与高丽、吴语倭国,这些发生在东北亚,主要通过海陆发生的外交关系,远比魏蜀吴三国的关系更加复杂。

从孙吴到南朝的陈果,江南六郡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相近的外交战略,并关注海权,力争在大陆弱势的情况下,通过弱国外交对北国和海上施加某种压力。这是个大三国时代,东亚三国的这种复杂关系延续到了两晋南北朝和隋唐大陆的南北割据期间.

分别与日韩当时并存的几个政权相互为利用,东亚政治秩序最核心的三角关系建构正在发轫。魏晋和后来的北朝利用倭国对朝鲜半岛以高居丽为主的分离主义势力。而辽东公孙制垮台后,高句丽也直接的与中原王朝发生摩擦和冲突。高句丽在朝鲜半岛北部的一股独大,对于南部深受日本影响的三韩造成了高压态势,迫使倭国深度卷入。再往后高句丽对乐浪郡的蚕食,使得中原王朝在朝鲜半岛的唯一据点戴方郡也变成了一块非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并且在公元四世纪后成为了北方的高句丽和南方继三韩之后形成的百济新罗争霸的场所了。

乐浪海中的倭人登陆南海,以百济为附属国,征服了新罗,并仿照中原王朝的朝贡体系,建立了一套由日本辐射朝鲜半岛的新朝贡制度,实行以日为宗主国的宗藩体系。所以倭人在隋文帝当任期间,入长安朝觐时,已然底气十足的在国书中用日出之处天子至日落弱之处,天子吴恙这样的平等姿态叫板中央了,而中央也从汉倭奴王国亲魏倭王这样的姿态再次下降,实际上是承认了中倭关系与中朝关系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然而,中央王朝的大文明圈与倭国的小文明圈终究还是在朝鲜半岛发生了碰撞。隋唐两朝在半岛问题上几次的征战杀伐,都与东亚政治结构的这种善变有关。

直到今天,东亚政治中的三国志还在现实中续写着新篇,半岛的南北朝状态依旧,北方的彪悍依旧,南方的纠结依旧,韩国在诸多问题上进退维谷,各怀心腹事,不足为外人道,却早已超出了三国志游戏世界能够模拟的程度。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