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女幽魂是不是恐怖片(倩女幽魂是鬼片还是爱情片)

倩女幽魂:这是恐怖片?鬼片?喜剧片?还是爱情片?

有人说《倩女幽魂》是靠着两张倾城倾国的脸,外加一首荡气回肠的歌,造就的经典之作。这话显然把电影工业的复杂性看低了,不过1987年的《倩女幽魂》的确是华语电影史上一座无可逾越的类型片高峰。虽然从题材上看是鬼片,但在高明的剧本和各种奇思妙想加持之下,它变成了一部多元素混搭的商业爱情片。

在这部由程小东导演,却打满了徐克个人风格烙印的影片中,观众不仅能看到堪称“童年阴影”级别的恐怖元素。还有各种极具讽刺意味的搞笑情节。而最让观众念念不忘的,当属本片堪比传统爱情片的浪漫桥段:那经典的水下拥吻一幕,此后成了无数影视剧竞相模仿的对象。

恐怖、幽默、浪漫,三者贯穿全片,时时给予观众不同层次的感官刺激,堪称完美的商业片范本。这三大元素相互重叠却融合得无比自然。背后不仅是高度成熟与工业化的剧本支撑,更少不了徐克瑰丽无比的想象力。在那个还没有电脑特效加持的年代,他用近乎“土法炼钢”的模型特效,和极具艺术性和视觉性的服饰造型,以及御用搭档黄霑的古典配乐,再加上两位主演的惊才绝艳,最终给观众呈现了一场奇观幻梦。

与大多数人的通常认知不同,1987年的张国荣版《倩女幽魂》并非直接脱胎于原著聊斋,而是翻拍自1960年李翰祥执导的同名电影《倩女幽魂》。《聊斋志异》中的《聂小倩》就故事性而言并不出众,无非是一个书生救了一个女鬼,最后娶了她还生了孩子。故事后期充满了诸如“小倩如何孝敬公婆”的传统俗套桥段。占据故事核心的依然是“道德”。1960年的初版《倩女幽魂》,则在故事性上向前跨越了一步,它将原本架空的故事背景安放在了明末清初。乱世之下,礼崩乐坏,主人公宁采臣的形象也与我们现在所知的大相径庭。

他是个稳重的、带着些忧国情怀的儒生。纵然心怀传统的忠孝义节,却也不免文人在政治上的幼稚见解。

他不仅不落魄,还身有盈余:借住金华寺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因为客店满房了,不得已叫了辆马车,把自己送到金华寺将就一晚。

面对聂小倩的女鬼身份,他也更为从容镇定。解救小倩虽然有喜欢的成分在内,但更多是被他当成一项“挽救风尘女子”的道德事业来完成的。这种主人公的形象在价值观朴素的上世纪六十年代相当正常,但放到高度娱乐化和个性解放的如今,就显得特别端着,有些不近人情了。

所以到了1986年,当徐克提出要翻拍《倩女幽魂》时,就决定把它拍成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

“读作浪漫 写作恐怖~”

为了让主人公的形象更加接地气,徐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影片开头,一片末世景象。以替人收帐维生的宁采臣出场,他屡屡出丑,频频碰壁,一路上险象环生又啼笑皆非。

张国荣饰演的宁采臣,完全是一副在乱世苟且偷生的落魄书生形象:贪生怕死,懦弱胆小。杀人越货的劫匪硬塞馒头给他,他只敢默默吞下,可等人一走,就全部吐了出来,颇有几分“不受嗟来之食”的书生意气。

影片开头这一段非常经典,因为徐克利用香港电影司空见惯的搞笑元素,顺带就完成了角色塑造。在观众会心一笑的过程中,一个懦弱软萌的宁采臣形象就此在他们心底扎根。也为角色后来的人物升华奠定了基础。

面对女鬼聂小倩的极致诱惑,张国荣版也远远没有初版那么强的道德自制力:

“开玩笑 见到王祖贤这样的美人,谁能把持得住啊?又不是下面不行。”

哦对,是上面不行~

但就是这样一个“手无缚鸡之力”,怕蛇怕得要死的穷弱书生,却肯一而再再而三地为小倩挺身而出,敢于以凡人之身面对穷凶极恶的树妖姥姥,甚至敢闯进地府冥界直面黑山老妖,这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等会儿,他怕是连刀都拿不起来。

行,那就“路见不平 舍命相助”的勇气,不正是“侠义精神”的完美诠释吗?当然你可以说他是为了爱情,但,这不是更让人感动吗?刚开始的宁采臣有多懦弱胆小,结尾处的他形象就有多高大。这种人性的转变与升华,既是现代商业片的成熟套路,也更符合当今的时代观念。

因此当故事结尾,伴随着《黎明不要来》的低吟浅唱,宁采臣拼命抵住门窗挡住阳光的举动,才越发让观众感动落泪。也不由得让人感慨:一个人在风雨飘摇的尘世苦海中,是如此的渺小无力。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