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信条 为什么叫信条(刺客信条电影讲的是什么)
诺兰导演的《信条》上映有一段时间了,我在看完之后也写了一篇文章,并没有讲电影,而是讲了音乐。
至于电影,我就给说明了一个前提,现在大家也都知道了,就是熵增熵减,只要明白了这个前提,基本上看懂《信条》应该是没啥问题的。
和任何科幻电影一样,设定往往是科幻迷的撕逼的重灾区。
《信条》里面就是科学家找到了一种逆转熵的方式,能够把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宇宙熵增的规律打破,走向熵减,也就是世界万物都会变换走向,重新回到大爆炸的时候。
至于大爆炸再往前,就就不知道是什么了。
而熵逆转后,世界看起来好像是有种时间逆转的感觉,从而实现了一种神奇的倒放效果。
也有很多人有点坐不住,觉得导演这是欺负观众不懂物理。高中化学课本就告诉我们,熵描述的是系统混乱度,不单单针对一个物体,一般系统越混乱,熵就越高。
而在生活中,很多过程都可以降低环境中的熵,比如水冻结成冰,周末大扫除 ,起床叠被子等。这些事实告诉我们,熵会降低,但时间并不会倒流啊。
所以我觉得还是只是物质在逆转,时间并没有倒流,但是时间跟物质又是相对的,就还是搞不太懂,也许整个宇宙的物质逆转真的可以造成时间逆转吧,就算时间真的逆转处在时间线中的我们可能也啥都感觉不到。
鉴于自己肯定也是不专业的,而且人家请的科学顾问还给写了好几页自己根本看不懂的公式,也就不逼逼太多了,不然大概率是打自己脸。
02
除此之外我还好奇电影为什么叫“信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搞懂啊 ,我是没太想明白,之前对信条这个词语也没有太多概念,听得最多的就是“刺客信条”了,不过肯定跟这个有没有关系。
在网易公开课看一个视频的时候,我跟着一个up主的思路进行了一次搜索。既然信条是以科学为前提的,我便到谷歌学术上进行了一次关键词搜索。
翻译后搜索结果的第一条便是:“最神圣的信条”?物理学中的因果论。
这就不难理解了,看了《信条》的都知道,两条时间线发生的事情前后都是可以串起来的。
正时间方向和逆时间方向的自己和自己打架,因为逆转后的自己参与进去而导致自己直接把东西给到了反派,现在发生的所有事情与未来的自己组织这场行动等等,都是因果律的体现,且已经发生的无法改变。
自古至今人类都信奉因果论,人类是因果论的子民。秋天到了,所以树叶黄了。太阳晒,所以石头热。他感动了我,所以我喜欢他。我们做好事,所以我们应该上天堂。
我们就生活在因果律的世界里,运用因果律,遵从因果律。
18世纪的时候在哲学界有这样一个事情,有个叫休谟的人提出了因果律的怀疑论:太阳晒所以石头热,真的吗?他不相信,他只看到太阳晒是一个事实,石头热了是一个事实,并没有看到太阳把石头晒热这样一个因果链条,你看到了吗?
不得不说,休谟这套理论很能恶心人,但讲经又讲不过他,问他为什么你肚子饿要吃东西,他就直接躺下了,不做反驳。
事实证明,只要你自己躺的够快,就没有人能把你打趴下。但又不能不说他的理论确实无人打破。
当然了,这个理论并没有实用价值,如果你不在乎这一套的话,对你的生活不会有任何影响,但如果你在乎,你想要追寻人生、事物的意义,那休谟这套怀疑论简直让你像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如果事物之间不能用确定的因果关系连接起来,那科学还研究个什么劲呢,把科学拆解下来会发现很多背后的结构其实是共通的,就是发现现象,推理因果,验证因果。
法律也会遭到打击,法律存在的前提是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既然我们不能证明人的行为存在后果,那又怎么制定法律呢。
我们以为的因果关系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只是大脑中的印象多次重复形成的幻觉罢了。
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现象,因为我们总是能看到太阳晒和石头热是两种现象,于是人脑便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联想。这里面并么有什么铁打不动的因果律,只是一种心理印象罢了。
在休谟活跃的年代,牛顿力学已经传遍了整个欧洲,成为了一种潮流,贵族贵妇都以能扯两段运动定律为荣,休谟也正是了解科学原理,才能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现在是21世纪,科学对于太阳晒石头的问题已经走得很深入了,我们有核理论解释太阳怎么释放能量,电磁理论解释太阳怎么传播能量,分子理论解释石头热起来是怎么回事。
在历史上,休谟的质疑直接促成了一位哲学大师的诞生,就是康德,康德创作纯粹理性批判,第一件事就是重建因果律,因果律不能被摧毁,人类必须凭借因果律才能认识这个世界。
放在诺兰的故事里面,因果律就是人类的信条。无论时间线如何变动,无论时间箭头如何指向,这个世界还是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律就是铁律。
最神圣的信条,因果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