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有什么寓意(小丑的深刻寓意是什么)

小丑,DC旗下最受欢迎的反派角色,没有之一。今年这部小丑的独立电影一经推出,就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好评而引发热议,这可能是今年最难写的一篇影评了,在敏感的社会话题边缘疯狂试探,流于表面没啥意义,深入分析又很容易踩雷。所以只能尽可能从影片情节入手进行分析,请注意,本文涉及严重剧透。

托马斯韦恩到底是慈善家还是伪善者?

这是一个之前从未讨论过的,具有颠覆性的议题。

托马斯韦恩在影片中的戏份不多,但是通过亚瑟地铁杀人事件的舆论宣传,我们可以了解托马斯韦恩的为人:他把三个地铁里的流氓,称之为:“华尔街的精英”,把遭受毒打防卫杀人的亚瑟,称之为:“社会的垃圾”,以及对自己的评价是:“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

华尔街的精英,与流氓行为看似矛盾实,事实上则是两张共存的标签,托马斯韦恩为了维护上层社会形象,而故意扭曲了事实。

亚瑟的狂笑声,让流氓放弃了继续调戏女士,并把注意力转移到了自己身上。

先遭受毒打后反击的亚瑟,甚至带有一点见义勇为的情节,因为亚瑟的狂笑解救了车厢内,正被调戏羞辱的女士,亚瑟持枪杀人的行为,应属于激愤加自我防卫性质,虽然防卫明显过当,但是依然事出有因。而在托马斯韦恩嘴里,这些是非曲折通通被无视,只截取了最后的结果,认定亚瑟为社会底层的人渣杀人犯。

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显然托马斯韦恩是一位成功人士,但是白手起家却是一派谎言,只是为了衬托上层人士的高大形象而发表的杜撰言论,韦恩家族通过世代的垄断经营和积累,才有今天的地位和财富,绝非托马斯一人所为,更谈不上白手起家。

仅仅通过一段电视讲话,就可以发现托马斯韦恩的形象,是具有颠覆性,从传统的慈善家形象,变成了一个满口谎言的伪善者,而亚瑟对此的回应是……

托马斯韦恩,是否真是小丑的生父?

分析这点,就要牵扯到二人的父辈,托马斯韦恩和小丑的母亲。

剧情中托马斯韦恩和管家阿福,都亲口叙述,小丑的母亲是一名幻想症的精神病患者,与托马斯韦恩的爱情是凭空想象的幻想,精神病院的档案中,也是如此记录的。

人证与物证具在,是不是就是铁证如山了呢?显然在歌谭市这个黑暗的大背景之下,这些证据的公信力也受到了质疑。以韦恩家族财团的势力,既然能够颠倒是非黑白,把流氓说成社会精英,那么收买人心,并且修改医院病历,也并非是不可能的事。

最大的证据是警局的问询笔录,和医院的病历证明,我们一个个来分析。

医院病历确认亚瑟母亲为精神病患者,但是亚瑟母亲为韦恩家做过12年的女佣,这是无人否认的事实,试问:韦恩家族能接受一个公认的精神病患者,照顾家人的饮食起居,且一干就是12年吗?

警局的问询笔录:亚瑟被收养的事实,也是在此处被敲定。亚瑟真是被收养的吗?亚瑟母亲如果真有精神病,福利院会允许一个精神病患者收养孤儿吗?即便在发生了故意伤害性质的虐童事件之后,警局和福利院,依然允许一名精神病患者和一名家暴男一起,继续抚养亚瑟吗?

笔录中还有亚瑟母亲放任亚瑟被虐待的内容,童年的亚瑟,因为长期遭受虐待而不敢哭喊。但是现实是亚瑟与母亲的感情非常之好,亚瑟晚上回家,第一件事给母亲送饭,而母亲却说“你才应该吃,你看你都瘦到皮包骨头了。”可以看出,母子二人的感情非同一般,亚瑟的生活状况虽然堪忧,食物并不充足,然而仍然先让母亲吃。

还有最明显的证据:亚瑟在母亲的化妆台里,找到了年轻时母亲的照片, 照片背后写有托马斯韦恩送给母亲的情话。

这些矛盾只有一个解释的理由,就是医院的病历和警局的问询笔录,均为伪造或者是扭曲的事实,托马斯韦恩和亚瑟的母亲,确有私情,而这也为小丑痛恨蝙蝠侠,提供了一个更加人性化的理由。

托马斯韦恩,一个满口谎言的人,他说的话又有多少可信之处?况且与侍女私通,会严重影响他的社会地位以及财团名誉,有如此明显的动机存在,托马斯韦恩的谎言,显得更加顺理成章。

亚瑟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小丑幻想的人物?

亚瑟有很多细节描述,比如非常隐晦的惯用手设定。亚瑟在写笑话时用右手,写内心独白时用左手,表演时都用右手,而摆弄手枪时却是拿在左手。

还有亚瑟在尝试取悦周边人时的反应,自然且是纯粹的自发性行为。亚瑟喜欢逗人开心,而使用的手法,表情,动作,以毫无共情心的小丑来说,恐怕是想象不出来的吧?

亚瑟的笑声充满着悲伤的意味,甚至都无从分辨是哭声还是笑声。

亚瑟的生活细节被精确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情绪波动,如果小丑没有亲身体验的话,恐怕是无法想象到如此精确的细节,所以我认为,亚瑟就是小丑的过去,电影中亚瑟的剧情是回忆,但并不是幻想。

亚瑟如果是不存在的人物 ,那么小丑一直都是之前我们认识的小丑,他没有亚瑟的自卑和软弱,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极度危险的人物,那么电影最后拉回现实的5分钟剧情,就显得有点不可思议了。

最后的结局,到底有何含义?

电影中小丑一直在接受当局在医院进行的心理治疗,也就是所有人都认为,通过心理治疗,小丑很有可能做回普通人,回归社会。所以在医院里,小丑面对医生时,身边没有警卫,小丑杀死心理医生后,走出长廊,依然没有一个警卫,一直走到长廊尽头,被发现血迹,来追赶小丑的,依然只是赤手空拳,没有武器的男护工。

亚瑟是报复性杀人,小丑是无差别杀人。所以亚瑟尚可拯救,但是小丑已无药可医。

如果是自卑瘦弱的亚瑟,那么如此设定尚且合乎情理,但如果是丧心病狂的小丑,就显得太过儿戏了,恐怕也没有医生胆敢对小丑进行私下的,没有警卫的,一对一的心理治疗吧。

所以,影片最后的小丑,我认为是刚刚从亚瑟蜕变后的小丑,从此开始,亚瑟已死,小丑诞生,也应了亚瑟在剧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我一直希望自己的死,比活着更有意义。”

电影中其他值得关注的亮点

亚瑟在混乱中混入上层社会的影院时,放映的电影正是卓别林的《摩登时代》,这部电影大家应该都看过,剧中的主角,也是一个经受了社会巨大生存压力的正常人,被强迫送入了精神病院和监狱的故事,也借此影射了亚瑟的人生轨迹。

卓别林曾说过:“大家以为我一直在演的是喜剧,其实是生活的悲剧。”

亚瑟也说过:“我曾经以为自己的人生是一场悲剧,其实是喜剧。”

剧中小丑的舞姿,动感十足专业性极强,每一个举手投足都显得恰到好处,看得出来经过了大量的技巧性练习。写到这里,发现这部电影的可供分析的地方还有很多,再开三篇影评都有不同角度和内容可写。

《小丑》这部电影隐藏了大量的,不置可否的争议剧情,继以引发观众的热烈讨论,这也正是导演和编剧的用意,很多设定根本没有标准的统一答案,对也好错也罢,都是观众一厢情愿的理解,这也正是《小丑》的魅力所在,所以大家各自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实属正常,也欢迎留言讨论。

影片最后,像不像卓别林电影结束时的ENDING?《摩登时代》的主角最后逃出了精神病院和监狱,面对夕阳走向了新的人生。而彻底变为小丑的亚瑟,最后也在精神病院里面对着一片余晖,开始走向他自己追求的人生,此时的小丑,终于发出了人生中第一次,发自内心的笑声,那个罹患狂笑症的亚瑟已死,被解放的小丑,人生从此,只剩放肆狂放的笑声。

《小丑》是一部意味深长的电影,但不是一部娱乐性十足的爆米花电影,它没有传统超级英雄片的动作,枪战,飙车,打斗,看起来甚至有些单调和枯燥,但是它在各方面的艺术表现都在平均水准之上,对于喜欢思考的你,《小丑》值得一看。

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