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游戏剧情解说(《暴雨》特色剧情玩法评测)
前言
去年,选了一门心理学的课程。开课前,老师推荐了几本心理学相关的书。而这些书中的理论虽有不同,但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一个观点:童年对于一个人很重要。而这款由PS3移植到PC的交互电影类游戏《暴雨》,则恰好验证了这一点:好的童年治愈人的一生,坏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
合格但不完美的剧情
《暴雨》这款游戏,让玩家可以通过四个人的视角进行游戏,逐步揭开“折纸杀人魔”的犯罪过程,并最终救出男主人公的儿子肖恩。
比起其他游戏开局高能的场景,《暴雨》的开头有接近30分钟的时间,是让你代入男主人公的生活:男主是个设计师,家庭美满,有善解人意的老婆和两个聪明活泼的儿子。前期看似美满的剧情,在一家人外出时戛然而止:男主的大儿子在商场乱跑,穿越马路时被撞上,男主奋不顾身试图救下儿子,未果,自己反而得了脑震荡昏迷了半年。
等男主醒来,剧情已经推演到几年后,此时他已经和妻子分居,小儿子肖恩也跟他有了隔阂。为了缓和两人的关系,男主带着儿子去公园玩,结果自己突然脑震荡的后遗症发作,醒来时儿子也失踪了。
随后,剧情就进入正轨,私家侦探、FBI探员与美女记者三人视角的剧情登场。不过这里不得不说一句,私家侦探与FBI探员的确是带着动机在进行查案,而美女记者的剧情似乎是为了剧情而剧情,因为失眠而巧遇男主,毫不犹豫帮助受伤的男主治疗伤口也就算了,还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帮助男主躲避警察的追击,甚至到最后两人还在男主肋骨断掉几根的情况下来了一发.....这也无不折射着一种妥协,一种最初为了销量做出的一种妥协。
为了照顾尚未玩过的观众,在剧情上不做过多的剧透,但从客观角度来评判这款游戏,其在游戏的剧情上多多少少有些漏洞:男主后遗症发作醒来时,手上多了一只折纸,事后并未交代。为何在最后关头,女记者又会称FBI探员为同事等等。
总体来说,《暴雨》的剧情做到了让人有代入感,但在回过头来继续看剧情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些地方显得有些刻意。而这其中,折纸杀人魔的童年阴影,也许就是整个游戏最值得深思的地方。
好坏参半的玩法
互动电影游戏,是让玩家在关键时刻决定剧情的走向,而《暴雨》加入了更多的QTE元素,前期男主寻找儿子的过程,不断需要玩家按键触发动作,而后期在各种动作情节时,《暴雨》都希望玩家能亲力亲为,但这一点很打断游戏的节奏:当你正在仔细观察剧情的时候,迎接你的是一长串的操作,一个失误就会让主角陷入困境,这时候对QTE就并非是好感而是厌恶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暴雨》之后发布的《超凡双人》与《底特律》中就大幅度减少了QTE对于游戏节奏的影响。
除此之外,FBI探员的视角还给玩家带来了全新的玩法,一副类似于谷歌眼镜的设备,让玩家可以在使用FBI探员身份时进行实时的计算与分析,甚至对已有的线索进行整合搜集。而这一个备受好评的元素,后来也被加入到《底特律》中,成为了主要的核心玩法。
过时但不拖后腿的画面
尽管PC版《暴雨》是2019年6月24日发布的作品,但这个移植于2010年PS3独占大作同名产品的游戏,在画面上的确更符合10年游戏的标准。好在,这个游戏凭借着剧情和QTE玩法,能够让2020年的玩家暂时忽视画面的落后。
在切换角色的环节,画面对于主角的脸部刻画非常细腻,也更容易让人代入角色,但画面容易在切换视角时使玩家陷入操作困难的境地,确实有些不该:这些早在PS3时代就存在的问题,在移植到PC上依然没有解决。
不过,正是因为和其他画面的对比,FBI探员探案的场景则显得具有更多科幻元素,也更讨喜。
恰到好处与单调的音乐
《暴雨》的音乐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剧情突然发生变化出现的急促而又沉重的音乐,特别能够渲染当时的紧急气氛。而另一边,在无关紧要的场景,男主打开柜子发现一个物品时,这种音乐突然重现,让我误以为这是一个推动游戏继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直到后来无数次听到这个音乐重复,才意识到,可能在这款游戏研发时期,《暴雨》的开发商Quantic Dream还没有足够的财力来支撑这款游戏细致入微的音乐调教。
总体来说,《暴雨》的音乐恰到好处,但因为长时间使用相同的音乐,总会在细节的微末处给人以疏离感。好在Quantic Dream接下来的两款游戏里,这点做出了改变,而这也有《暴雨》的功劳。
总结
作为一款创造过销量奇迹的PS3游戏,《暴雨》的成功的确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也正是《暴雨》的热卖,让Quantic Dream有信心去研发接下来的游戏,才有了人气颇高的《底特律:变人》。而这款发布至今已有10年的游戏,是否值得上手品玩,就看你是更注重剧情,还是更注重画面与玩法的革新。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这是一款值得推荐的游戏,毕竟,每个人都可能有童年阴影,避免被童年阴影所吞噬,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和继续热爱生活的勇气。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